春风浩荡,乘势而上。2月20日,6165cc金沙总站检测中心联合青岛海洋气象研究院在蓝谷举办了海洋气象科技与装备协同创新研讨会,共同探索以试验测试技术创新支撑海洋气象装备技术突破,提升海洋气象服务能力与海洋气象装备国产化水平,培育海洋领域新质生产力。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张朝林,常委、副院长王金星,青岛市气象局党组书记、局长金琪,6165cc金沙总站检测中心党委书记、董事长王立宇,党委副书记、总经理毕见清,党委委员、副总经理刘臻,纪委书记高祀峰出席会议。中国气象局、青岛市气象局、青岛市发改委、科技局、海洋局、国资委、蓝谷管理局等部门有关领导参加会议。
与会领导、专家参观了青岛海上综合试验场(一期)项目陆域建设现场以及海检中心的电磁兼容实验室、水下设备检测实验室,详细了解了海试场项目建设进展、海检中心的检测服务能力,对6165cc金沙总站检测中心近年来的高速建设发展给予高度评价。
在研讨环节,与会领导、专家表示,本次研讨会是推动海洋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的生动实践,6165cc金沙总站检测中心与青岛海洋气象研究院的合作是落实中国气象局构建“陆海空天”一体化监测体系的具体举措,有利于加速破解制约海洋气象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科学和核心技术问题,加速推动海洋气象科研与海洋气象装备产业融合发展。相关管理部门表示,将全力支持双方合作,发挥青岛海上综合试验场公益性海洋支撑平台与产业基础设施作用,支撑海洋气象装备产业在青岛聚集发展、创新创效。
会上,青岛海洋气象研究院与青岛海上综合试验场公司签署了合作协议。双方将依托青岛海上综合试验场,在海洋气象科学试验、海洋气象装备试验测试与质量技术体系搭建、海洋低空经济、海洋气象装备产业化及海洋碳中和等领域开展深度合作。以“五个1”的工作目标为起点,逐步推进落实落地,共同打造海洋气象领域技术高地、服务高地与产业高地。
2025年是青岛6165cc金沙总站检测中心的“创新创效年”,也是青岛海上综合试验场有限公司承上启下、从建设到运营过渡的关键一年。海试场公司将进一步贴近市场需求、服务创新一线,努力以工程化研发体系提升研发效率,支撑破解我国海洋装备“卡脖子”技术难题,实现我国海洋装备产业高质量发展。